傍晚在社區發生了自從入住以來遇到最嚴重的衝突。
我帶著兩小在中庭放電,周末的傍晚有不少人,小孩們一群一群的在奔跑、騎腳踏車、滑板車、划小車車,軟A想過去也是划著小車車的同齡弟弟那邊湊熱鬧,我就跟到了一群小孩旁邊、接著不知道為何,那個三歲小弟忽然快速划著小車車,高速撞上一個小壯弟(看起來是小學高年級)的小腿,我心中想著這真痛啊...的時候,小壯弟直接抬腳一踢,三歲小弟被踢高的車帶的直直往後坐倒,差點打到後腦,嚇得一旁的大人來救,我在一旁近距離目睹全部過程,沒想到這麼激烈,兄弟之間這玩得也太大了吧?!
除了兩位事主,這群四、五個小孩竟然開始互相推人,場面彷若艋舺!
「不要推不要推!不可以推人!」這不制止不行了啊!一邊護著自己小孩不要捲入,勉力維持一下這群孩子的秩序,可能這個叔叔看起來太有架式,小孩一哄而散。
但沒多久就聽到氣哄哄的媽媽來電小孩了。
「我在樓上都看到了!你這樣會害他摔到頭,腦震盪知不知道?」媽媽怒氣席捲整個中庭,全中庭都聽的到。
「可是他先撞我...」小壯弟的確是師出有名,也反駁自己為何要出腳。
「他幾歲你幾歲?!?!」媽媽這句完全罵到破音了,但我完全能夠理解這股無奈。
我趕快帶著兩小離開是非之地,教小孩真的沒什麼好圍觀的,順便機會教育兩小一下:動手是不對的!
但沒想到圍觀群眾越來越多,連社區保全都來了,本來是教訓小孩的聲音變成家長對罵,轉頭一看到雙方陣容,才驚覺這位媽媽不是小壯弟生母!是三歲小弟的啊啊啊啊啊!
小壯弟的爸爸也跟三歲小弟媽媽一起大聲議論了起來,而且語氣十分強烈,當然也是全中庭都聽得到的程度。
小壯爸:「小孩子們玩起來本來就會有衝突啊,但有必要把我兒子當你的罵?!」
三歲媽:「我就看到你兒子一腳差點害我孩子腦震盪!」
小壯爸:「你哪裡看到我兒子踢了? (轉頭問保全)你有看到嗎?」
三歲媽:「我在樓上就看到了!你...!」
「兩位先等一下,我剛好在旁邊看到全部的經過。」我直接站到兩位中間去了,這時候覺得習武還是有點用的,小壯弟的爸爸比我還大隻,勸架是需要勇氣的,此時保全站的位置是很方便站遠遠的錄影,不得不讚他一聲好聰明。
「嘶....」先吸一口氣拉慢節奏,我開口:
「的確小弟弟先用車故意撞了哥哥的小腿,這是不對的,但他真的還小。」
「但哥哥這時候也會心理無法調適,也抬腳踢了車,這也是難免的反射動作,可能他沒想到這麼多。」
「而小弟弟被踢了之後就往後坐倒,也是差一點點撞到了後腦,所以媽媽的心情也很急,不是不能體會。」先陳述事實,強調孩子真的沒有大礙,希望家長之間可以好好談談。
接著雙方開始互相指責對方小孩已經不是一次兩次,看來積怨已久,恩怨難清,這個事件只是一個造成閃燃的契機,但還好激情之後語氣漸緩,交流之後小孩在雙方家長的要求下道歉收場,人群散去。
因為Q&A兩小還在中庭玩,那位媽媽跟我打了個招呼。
三歲媽:「剛剛真是謝謝了。」
隱:「不會,但妳真的是激動了,我剛剛也以為你在教訓自己小孩。發生的事情就算生氣也不能改變,可以不用這麼激動。」
三歲媽:「但我就是擔心以後哥哥又欺負弟弟啊!不只一次了!」
這句話我聽了也是同感了深深的無奈,是啊!該怎麼辦才好呢?
然後我繼續蹓著兩小,那位爸爸也來跟我打了個招呼。
小壯爸:「剛剛真是謝謝了。」 這有濃濃的既視感啊!
隱:「不會不會,但小孩之間....軟Q下來!不要爬那麼高!」
小壯爸:「但他們不只一次這樣了!玩得很過分!」
隱:「小孩之間難免...軟Q下來!」語畢,小壯爸也不知道該說什麼,轉頭走了。
(我真的想要多勸兩句,但真的是軟Q不給我機會啊我沒有故意冷處理你啊小壯爸!)
說真的感覺兩位都是很不錯的人,但怎會吵成這樣...?
回到家後我跟老婆討論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,老婆感覺除了隔離以外無解啊...
但我覺得還是老話一句:上一代好,下一代也會好。
除非你真的想搬家,不然鄰居之間的關係會是很長久的,教孩子是要靠一整個村子,上一代的示範會直接影響到下一代,正確示範如何接觸身邊的人,小孩都會看在眼裡。
#若覺得不對請敲醒我
圖為看熱鬧的Q&A
(還有一個以為巴西柔術終於可以派上用場,卻還是沒有機會表現的地方爸爸。)